在与冯仰操老师的接触中,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其“诚朴”,无论是治学还是做人,方方正正而已。不禁想起清朝学者陈宏谋说的 “盖天下唯诚朴为可久耳”一句。清风浩荡,一身正气,这大概是对冯老师最真实的写照吧。
啄玉之路
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父亲对冯仰操老师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诚朴待人,厚德载物”八个字,在他尚且不甚理解其含义之时便深深刻在了脑海,这也是他成长的起点所在。
此外,各式各样的书也算是一个导师了。冯老师读书,多杂览,从不束缚于所谓“雅俗”之别,或是囿于学科之异,受知堂老人影响可谓颇深。从《三侠五义》之类的古代章回小说、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当下的网络文学,到陈平原、周氏兄弟、余英时等等大家的文章,都是冯老师的案头读物。
及至大学时代,接受了三湘大地与六朝山水的陶冶,冯老师对读书做人的意义也有了更进一步的领悟。在南大求学期间,结识“阿潘”也是冯老师深感幸运的一件事——“阿潘”是冯老师的研究生导师潘志强先生。在一篇文章里冯老师写到,“大概一周的时间,阿潘来电话约在教学楼见面。如约前往,我见到清瘦的阿潘,与他围绕北大楼前的草坪转了许多圈”“拉拉杂杂谈了什么都很模糊了,我记得谈了一下知道的学界人物,阿潘的点评让我一愣一愣,后来也就习以为常了”。与潘志强老师初识的场景让冯老师多年难忘。“阿潘喜欢给我们树立学习的榜样,余英时是现在他尚未推倒的神,上而及民国史语所众人。每次与阿潘聊江湖人物,免不了小心灵受刺激,我崇拜钱穆,却被阿潘用一教书匠评语打发了,欣赏王尔敏,却被阿潘一个不怎么专业的印象击垮了。幸好我还坚挺陈平原,任雨打风吹我自岿然不动。”从“肯德基的红茶”到“几次通宵聊天、彻夜游走,畅谈未来种种”,从求学到为人,潘老师教给了冯仰操老师许多。而在潘老师的指导下,冯老师完成了包括《滑稽论争背后的话语权——论周作人叙述中的两种滑稽》等在内的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社会科学论坛”等多家杂志报刊。多年后,每每回忆起“阿潘”,冯老师言语中的敬意总是那么深沉。
授人以渔
2014年至今,冯仰操老师来到矿大已经快三年了,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带来的是更重的责任。正如他的“老师”教给他的,冯老师也一直把“诚朴”二字当做对学生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授以学生知识的同时,他更注重教给学生为人之道和学习的方法。
上过冯老师课的人都知道,他很讨厌迟到。每次上课前,他总会提前到教室,或和同学们交流,或准备上课需要的东西,从未晚一次。他对于学生的要求虽不那么严苛,但迟到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有同学不小心踩了红线,冯老师也会一改平日的和气,和他“说道说道”。
冯老师也常常喜欢举一些民国大师的例子来告诫学生:“做人,首先要做到‘诚’,君子可讷于言,但一定要踏踏实实。”其思想在上课时体现得尤为明显,书本的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总是被他在课堂上一同娓娓道来。或许会少一些神来的高潮,但平和的语言更有种让人沉浸其中的力量。而且,他也毫不掩饰自己的不足。某次上课,讲到“文学史的分期”,他说;“我的历史知识是不够的,学术研究得越深,也会越窄啊。”冯老师的可爱,可见于此。
在治学上,冯老师较为看重周氏兄弟,特别是周作人的《知堂文集》。正如周作人在其书序言中写的“所说的话有的说得清朗,有的说得阴沉,有的邪曲,有的雅正,似乎很不一律,但是一样的是我所知道的实话,这是我可以保证的”一样,冯老师也常常告诫学生做学问要少问收获,多默默耕耘,尽心将自己的学问做得踏踏实实。
亦师亦友
课后,冯老师也很注重和学生的交流。仲春时节,趁着一个大好时光,他带着几位同学去户部山淘旧书,还请同学们吃了早餐。他说:“在课堂上我是你们的老师,私下里我们就是好朋友。”因此,平易近人的冯老师在学生间有着超高的人气,私下里一些学生见了他还会亲切地喊“操哥”,颇有一些冯老师当年喊“老潘”的感觉。
冯老师还一直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杂书”。为此,他建立了一个名为“开卷十叶”的微信读书群,大家每天分享一下自己的读书感悟,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督促,同时还能让大家通过互相分享来学到更多。他的学生李学召说:“如果没有冯老师这样的督促,可能我都不敢相信我可以坚持每天读书这么长时间吧。”当然,无规矩不成方圆,冯老师也为这个读书群定下了六条规矩:
一、本群提倡阅读是人生的修行,分享是生命的礼赞;
二、入群之日起,每日阅读至少十页书,范围是人文社科类书籍,纸质电子均可;
三、每日晚12时截止,将所阅书及其页码范围公开,并且简要概括。如未完成,发红包一元,以群人数为红包数;
四、提倡专题阅读和健康分享,若读书很少时间可多分享见闻与经验;
五、拒绝不实行为,凡是每月多次未阅读并自觉无动力者,请自动退出;
六、欢迎各位成员邀请有明确阅读意愿的人入群,应简单介绍之,加入者昵称改成本名。
规矩不十分严,不过大浪淘沙,留下的才会是真的有心人。“唯诚朴为可久耳”,只有用心用情,才能真的坚持下去吧。冯老师之诚,也在深刻影响着他的学生们。
为师难,做一个好老师更是难上加难。冯仰操老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同学们来说就像是一盏明灯,帮助同学们在这个稍显轻浮的大环境下寻找到隐藏着的那一方净土。谦与诚,严与正,正是冯老师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