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第二届数字治理多学科论坛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24-10-20 编辑:袁广平 张乐琪 陈爱

10月19日,第二届数字治理多学科论坛(徐州·2024)暨彭城论坛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等八家单位主办,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承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兼联合召集人丁煌、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原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徐晓林、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志忍、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张康之、中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杨海蛟等高校师生百余人参加会议。校党委副书记田丰致欢迎辞,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王义保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田丰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此次论坛聚焦打造数字治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高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深入交流,为推动数字社会治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为数字社会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丁煌进行大会致辞。他提到此次论坛旨在“探索良法善治之规律,昭示善治良策之精华”,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数字社会治理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新实践,不断提升学术界服务改革创新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开幕式后,主旨报告环节分上下两场进行,先后由王义保和副院长王锋主持。主旨报告上半场,高小平围绕“数字时代的公共政策”,指出要把科学引入政府决策,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徐晓林在“数字化转型初探”报告中提出数字化转型需要探索中国方案,提高国家的数字科技发展水平。周志忍以“责任政府与数字治理”为题,呼吁数字治理中的政府要增强责任意识,利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张康之就“数据开放对社会治理的冲击”,阐明了数据开放导致的安全问题并指出要顺应时代发展、迎接变革与挑战。杨海蛟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数字社会治理人才培养的思考”报告中提出要注重培养人才的思维方式,增强人才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佘廉在“基于突发事件案例大数据的决策推理方式”中依据现实案例指出人才要提高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利用数据提高效率。

主旨报告下半场,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颜佳华以“人工智能场景下的公共管理者角色定位”为题,指出公共管理者应学习掌握新技术,与人工智能协同互补。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杜海峰围绕“新时代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一些思考”,呼吁公共管理的学生们要注重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融会贯通。中共江苏省委《群众》杂志社副总编辑李程骅在“城市更新与适老化改造的政策适配”报告中指出,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老龄社会文明,增强老年人幸福感与获得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针对“关系型社会中的政民互动与行政负担”,指出数字政府要加大信息公开与提高治理效能,推动关系型社会向规则型社会转变。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史云贵以“大运河绿色治理的若干思考”为题,提倡绿色治理理念与数字赋能,打造人与自然伙伴相依的命运共同体。

公共管理学科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座谈会及专业建设研讨会分别由王义保和副院长李爱彬主持。各专家教师及学生代表进行了充分讨论。同时,会议共设置数字乡村与公共服务、数字政府与数字治理、数字化转型与城市治理、数字化与法律/伦理问题、数字化赋能与社会发展等六个平行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各论坛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闭幕式上,各分论坛代表对论坛研讨情况进行汇报,下届承办单位代表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郑家昊致辞,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于威作会议总结。

此次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数字社会治理,为各高校交流数字治理领域新成果、新模式、新经验和新技术提供了平台,为促进数字化治理行业人才培养注入了新活力,对推动数字社会治理理论创新、实践探索以及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王乐天

校对:李月

审核: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