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版、优秀学术著作再版项目立项结果。我院获批后期资助项目3项,取得近年来最好成绩。
刘蕾教授获批的项目《适应性的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研究》,研究从适应性视角出发,探讨社会组织如何通过与环境适应耦合,有效参与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从“游离式参与”向“有效式参与”的转变。基于适应性理论,梳理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基础;探讨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适应性影响因素,包括合法性活力、专业性能力和合作性合力。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应活力、能力、合力从主体适应性、过程适应性和结构适应性,探讨社会组织合法性活力建设、动态能力建设和合作优化。最终,旨在构建适应性视阈下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本土化理论体系。
赵立雨教授获批的项目《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研究》,主要基于科技自立自强背景,研究高校如何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发挥桥头堡作用,通过有组织科研实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首先,课题对当前开展有组织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进行深入调研,总结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遇到的主要问题,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剖析关键影响因素;其次结合国内外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的实践案例,重点构建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相关模式,并创新性地拓展科研组织模式;最后,提出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活动的政策建议。
青年教师王超获批的项目《数智时代城市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理论构建与路径研究》,立足于风险社会与数智社会的双重时代背景,以数智驱动范式为基础,探讨与回应城市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治理面临的系列关键科学问题。在理论构建上,以全新的风险视野(风险二重性)重新审视现代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的本质与特征,以风险社会的自反性揭示数智技术嵌入城市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体系的逻辑、机制与模式;在实践探索上,以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和新安全格局的现实要求为行动指引,总结中国场景下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经验及问题,探寻直面下一次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威胁的数智化方案和路径。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资助已基本完成且尚未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术成果,旨在培养青年学者,引领社科繁荣。我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高层次社科课题后期资助项目的申报工作,自十四五以来学院教师成功获批9项,在该类别项目申报中表现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