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应急管理系 >> 副教授 >> 正文
副教授
王超
发布时间:2021-04-26 编辑:


基本信息


 族:汉族

贯:山东/枣庄

 所:应急管理系

称:副教授

历:管理学博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E-mail6197@cumt.edu.cn

研究方向:大数据与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应急;基层应急管理;网络舆情;乡村治理


l 个人简介

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系副教授安全工程专业在站博士后,毕业于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和兰州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校启航计划培养对象,江苏省重点智库应急治理与国家安全研究院和江苏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委员。近年来,在《中国农村观察》《情报杂志》《信息资源管理学报》《电子政务》《灾害学》等发表CSSCI/CSCD论文16篇,SCI论文3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面向应急管理、地下空间安全管理、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教育部哲社一般、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江苏省社科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或省部级课题以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江苏省社科精品课题、徐州市社科联课题、徐州市统战理论课题等20余项。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重大(20212023年)、教育部重大项目(2017年)等国家级课题8项,参与张家港市、南通市、徐州市等地方应急管理横向课题10余项,资政报告获得各类采纳或批示8篇次,参与行业标准编写1项,参与撰写《应急管理概论》《社区应急管理》教材2部;参与撰写《信息分析》《数据驱动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著作2部,承担或参与编制地方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安全生产领域的十四五规划及其它地方横向课题10项。


l 发表论文

[1]3/3CSSCI集刊)从履责到分责再到尽责——技术规训视域下校园安全管理的行为逻辑[J].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22(04):73-93.

[2]1/4CSSCI)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风险监测:理论框架与实践反思[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2,12(03):118-136.

[3]1/1CSSCI)我国学校安全政策注意力演进研究——基于35年《教育部工作要点》的内容分析(19872021)[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02):18-31.

[4]2/2CSSCI)大数据驱动的重大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内在逻辑与模式构建[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0(04):37-45+125.

[5]1/3CSSCI)从赋能到重构:大数据驱动政府风险治理的逻辑理路与价值趋向[J].电子政务,2020(07):89-98.

[6]2/2CSSCI)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基于“结构—过程—价值”的分析框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02):1-11.

[7]2/3CSSCI)数据驱动的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研究——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J].情报杂志,2020,39(06):179-186+151.

[8]1/1CSSCI)我国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关联网络结构分析[J].现代情报,2019,39(12):121-130.

[9]1/2CSSCI)美国警务大数据:实践进展、风险议题与政策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9(04):29-35+100.

[10]1/1CSSCI)辟谣何以失灵?——一个信息传播效果视角的解释框架[J].情报杂志,2019,38(05):123-129.

[11]1/2CSSCI)动态嵌入视角下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高质量融入的推进路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12):1-9.(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2]1/3AMI)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效能提升的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25(01):53-59.

[13]1/2CSSCI)文化何以兴村:在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逻辑[J].中国农村观察,2024,(03):18-38.

[14]3/3CSSCI)我国安全生产政策协同演变及其有效性研究:19782023[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4,(04):110-124+128.

[15]1/1CSCD)超越二元之争:现代灾害风险科学研究的逻辑进路及转向 [J]. 灾害学, 20251-6.

[16]1/3SSCIWang, Chao, Changhao Zhu, and Mingrun Du.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of Society–Physics–Informational Smart Cities: A Case Study on Thirty Capitals in China." Land 13.6 (2024): 872.


l 主持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数智时代城市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理论构建与路径研究》(24FGLB101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数智驱动的城市地下空间突发事件应急协同机制研究》(23YJC630173

[3]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长三角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一体化协同体系构建研究》(23GLC006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资助项目《弥散的风险:系统性信任危机的发生机理、扩散机制与修复策略》(2023M743766

[5]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安全格局下江苏高校复合型应急人才培养机制优化研究》(在研)

[6] 徐州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徐州智慧应急治理体系构建研究》(结项)

[7] 徐州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发展格局下徐州加强日韩贸易合作的对策研究》(市长圈题,结项)

[8] 徐州市统战理论政策专项课题《新媒体时代高质量推进徐州网络统战工作路径研究》(结项)

[9] 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如东县应急管理局“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编制项目》(结项)

[10]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江苏省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对策研究》(21SYB-140)(结项)

[11] 徐州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徐州“数字城市”建设实践与探索》(结项)

[12] 徐州市统战理论政策专项课题《疫情冲击下提振徐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统战路径研究》(结项)

[13]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江苏全面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对策研究》(22SYB-074)(结项)

[14] 中国矿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数智驱动下城市地下空间突发事件应急协同机制及效能提升研究》(2022SK09)(结项)

[15]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数智融合赋能城市地下空间应急应战协同体系研究》(2023SJYB1051)(结项)

[16]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一般项目《东部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城市融入及就业能力提升研究》(23TZ0414(结项)

[17]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高校复合型应急管理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2023YJSJG009(结项)

[18] 徐州市统战理论政策专项课题《徐州民营经济发展韧性提升的统战路径研究》(结项)

[19] 徐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问题研究》(23XSM-188)(结项)

[21]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社会教育(社科普及)专项课题《推进城乡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的实践策略研究》(结项)

[22] 中国矿业大学“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面向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高校应急管理学科体系建设研究》

[23] 江苏省决策咨询基地重点资助项目《江苏省城乡社区韧性治理体系构建及推进路径研究》(23SSL147,结项)

[24] 徐州市社科基金《“马庄“文化兴村”经验挖掘与推广实践研究》(结项)


l 参与国家级课题

[1] 2016年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项目《大数据驱动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研究》

[2]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公众风险感知动态监测的应急沟通研究》

[3]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开发政府数据的风险识别、评估及防控研究》

[4] 2021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新时代我国数字强边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

[5] 2022年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推进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应急管理现代化研究》(22AZD086

[6] 2023年长三角重大突发事件联合应急预案编制

[7] 2023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新时代公共安全应急框架体系研究》(23ZDA117

[8]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数智驱动的旅游安全风险动态识别、预警与防控机制研究》


l 资政报告撰写

[1]1/2)《亟需加强江苏地下空间安全管理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江苏省省委统战部内部信息刊物采用。

[2]1/1)《专家建议亟需提振民营企业主体发展信心 激活企业复工复产动能》徐州市委市政府采用。

[3]1/1)《关于打通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建议》已被市政协转报省政协。

[4]2/2)《亟需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防范燃爆事故》被省宣传部《智库专报》录用。

[5]3/5)《江苏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融入研究》被省宣传部《智库专报》录用。

[6]2/2《新能源汽车地下车库火灾隐患亟需重视》被省宣传部《智库专报》录用并被省部级领导批示。

[7]1/2《全面推行社区“应急第一响应人”制度 防范夜间“小火酿大灾”》被省宣传部《智库专报》录用。

[8]2/2)《推进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整体性提升》获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改革内参》采纳刊发。


l 成果奖励/指导获奖

[1] 3/52022年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江苏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融入研究》获得三等奖

[2]1/32021年度徐州市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新媒体时代高质量推进徐州网络统战工作路径研究》获评三等奖。

[3]1/32022年度徐州市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疫情冲击下高质量推进徐州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路径研究》获得一等奖。

[4]2/22023年指导江苏省首届研究生安全韧性城市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一等奖。

[5]1/32023年度徐州市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徐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效能提升研究》获得一等奖。

[6]3/520232024年度徐州市法学会课题均获评优秀成果。

[7]1/22023年指导研究生参加中国矿业大学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获评一等奖。

[8]1/12023年指导研究生参加第一届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9] 1/22024年指导学生《人地共生,与国同行:中国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缩影与经验道路(1989-2025)》,参加校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培育项暨优秀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

[10] 1/1)学院2024年教学竞赛课堂教学赛道中荣获二等奖。